【艺术大理】乡村振兴的非遗青春力量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传承人加入到大理州非遗队伍中,为非遗传承补充了新鲜血液。乡村振兴离不开对非遗的保护传承发展,年轻传承人为大理州探索乡村振兴走出独特的发展道路,贡献着自己的非遗青春力量。
李小白银壶工作室——引领传统工艺振兴
李福明,1977年3月出生,鹤庆县草海镇罗伟邑村人,鹤庆银器锻制技艺州级代表性传承人,“李小白银壶工作室”总经理、高级工艺美术师。曾获评“新生代工匠之星”“云南省万人计划首席技师”“大理州‘苍洱霞光’技能名匠”等荣誉称号;被云南艺术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大理大学等多所大学聘请为特聘教授,获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荣誉教师”称号。
李福明和哥哥李福才都得以到省外上大学,并在外地大公司工作。2008年,两兄弟决定回到家乡创业,拿起祖辈们留下来的银器锻制工具,敲打自己想要的生活,“李小白银壶工作室”应运而生。工作室一改鹤庆传统的以家为作坊加工制作各种工艺品运销到少数民族地区的老路子,两兄弟利用在大学学到的互联网知识,通过互联网销售产品。
工作室的传统银器加工技艺有了很大突破,金银错技法中的点镶嵌、线镶嵌,铜包银技艺,金包银技艺等新的技艺,还有金属表面的着色处理等新技艺已得到成熟运用,新产品越来越多样化,造型及审美更贴近现代生活。2011年,工作室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把“一张打”银壶,银壶由一张银片敲打而出,无任何焊接,打破了日本“一张打”银壶百年来的技术壁垒;2013年恢复了金银错镶嵌技艺;2014年又研发出中国第一把玉霰乳丁壶,再次打破日本工艺垄断,从此将“中国银壶”推向世界。“李小白”成为中国第一银壶品牌,连续多年产销量全国第一,荣获 “2019年度中国(云南)最具品牌影响力奖”等47个国家级、省级荣誉,申请国家专利26项,成为国内高端手工银器制作的代表者。
工作室坚持全手工制作银壶,逐渐突破了机制银壶低价竞争的销售压力。手工银壶消费市场的快速增长和手工工艺价格的提升带动了鹤庆县手工艺人的收入,更多原来散落在全国各地的手工匠人回到家乡制作银器。随着手工艺人收入年年提高,吸引了一大波在外工作的大学生、农民工回家传承技艺和创业,鹤庆县银器行业产品品质和艺术性快速提升。另外,得益于对电子商务的灵敏度,工作室的发展依托中国高速发展的电子商务,把传统的实体店销售模式搬到电子商务平台。李小白银壶工作室电子商务平台的成功模式带动了一大批大学生回家创业开淘宝店,鹤庆县销售银器的淘宝店从几家快速增长到380多家,而且还在快速的增长中,变成了有名的“淘宝村”。同时,整个鹤庆银壶销售的电子商务模式的爆发增长,又带动了鹤庆高端银器行业的快速发展。
2017年11月,国家级“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鹤庆基地”落地李小白工作室,2019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工作站积极探索传统工艺的现代应用,实现传统工艺的学术研究、传承发展、创新实践三者有机结合,促进了大理传统工艺振兴。基地成立以来,注重交流合作,先后与中央美院、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等开展学习交流活动。从参观不同作坊到不同地域的大学教授的讲座,从听课到与老师的交流、同学之间相互分享经验,手工艺人的理论水平较全面的提高着。培训给草根手工艺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培训结束以后,工作室扶持的李焰刚、洪建银等多名手工艺人作品上了一个新高度。
工作室聘请了李耀华、段六一等11位非遗传承人指导、培训制作师傅,培养年轻人作为有力的后备力量,助力手工银器传统工艺的传承。目前工作室拥有59位技艺高超的传统手工艺人,在位学徒87人,在职工作人员大学生14人,研究生4人,吸纳周边待业农村妇女19人,直接带动300多人的劳动就业。生动实践证明了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正有力推动实现扶贫就业、非遗保护、文化振兴的多赢。
斯甘俏艺术团——产业化发展的农村文艺队伍
李六妹,1975年4月出生,洱源霸王鞭州级代表性传承人,斯甘俏艺术团团长。斯甘俏艺术团是活跃于洱源县右所镇西湖畔的白族农民艺术团。“斯甘俏”在白语中是“最好的、最优秀”的意思。斯甘俏艺术团雏形始于1980年3月的农民演出队。洱源县右所镇物厚民丰,地灵人杰,舞狮、耍龙、耍白鹤、打霸王鞭、吹白族唢呐等文艺活动盛行;当时右所镇幸福村民间艺人自发组织了一支演出队,经常在各村各寨演出,得到群众一致好评,也在年幼的李六妹心中埋下了要学习白族歌舞表演,成为一名民间艺术家的种子。从小受到前辈的影响,她14岁就加入了演出队,至今从事文艺活动已经30年,先后参加过白剧、白族歌舞的学习,还在洱源县文化馆进行过专业学习,得到多位老师的指点和帮助。
2012年4月,“斯甘俏民间文艺表演艺术团”正式组建,并采用股份制形式,由几个创始人作为股东投资入股,成为工商注册的农村文艺团体组织。艺术团依托右所镇丰富的资源优势,采用精干队伍,灵活机动,不养专业演员的全新机制,将社会艺术人才资源进行整合运用,立足基层,深入社区、企业、农村、学校等,开展文艺辅导、演出等形式的先进文化传播工作。这一体制在洱源县乃至大理州都属首创,走出了良性循环的路子。
艺术团成立后,立足于农村白族文化事业的发展,开展各式各样的特色培训和演出活动,深受群众欢迎;以白族歌舞、白剧小戏、小品、吹腔小戏、白族唢呐器乐演奏为主,并主动传承、培训、演出,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艺术团打造地域性、民族性、健身性、参与性、审美性和表演性为一体的白族歌舞、白剧、小品、吹腔小戏、白族器乐演奏等节目,主打优秀节目有白族歌舞《金蛇飞舞》《白子白女闹风情》《白月亮白姐姐》《兄弟情义似海深》《欢聚一堂》《百鸟争鸣》《凤羽霸王鞭》《花飞蝶舞》等。2016年,艺术团被确定为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传习点。
艺术团除了平时在农村有喜庆节目演出外,还积极弘扬传播民族文化。2013年6月,到浙江宁波、内蒙古包头进行了为期25天的演出,同年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美丽湿地中国行”栏目演出拍摄活动,受到中央电视台导演的高度评价;2015年参加了上海第十三届民博会、“土风计划”白族歌舞传承;2016年参加了深圳民博会、昆明周末文博会的演出;2017年三次受邀到北京、上海等地进行旅游产品宣传……艺术团成员不仅遍布全县,还为大理州的各文艺团体培养了许多骨干。
艺术团依托农村文艺人才队伍,坚持走产业化发展路子,通过整合农村演艺演出资源,传承和发扬地方特色文化,打造文艺精品,创新经营管理模式,不断发展壮大。同时,艺术团还促进了民族团结,很好地保护和传承了白族文化,对丰富当地民间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及提高群众经济收入起到带头作用,为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小白“蓝续”——促进非遗与时尚接轨
小白,原名张翰敏,1983年6月出生,白族扎染技艺州级代表性传承人,创办了白族扎染品牌“蓝续”。小白其实不姓白,她因自己是白族人而自豪,所以自称小白,客人们都跟着唤她小白。小白和丈夫张斌都是大理白族人,他们因为成绩优异走出故乡,在北京读书就业。但是,为了童年记忆中的那抹蓝,他们毅然回到家乡创业。
小白的家乡在大理市喜洲镇周城村,那里是“白族扎染之乡”,扎染蓝从小陪伴她长大。小白从小成绩优秀,上大学、读研究生,毕业后在北京一家公益组织参加工作,研究如何对偏远农村具体扶贫。事业稳定,爱情美满,小白在北京慢慢安定下来,生活轨迹本该在大城市继续,直到一次回家探亲,小白发现记忆中的扎染蓝好像越来越难见到,她开始怀念那到处都是扎染味道的时光。结合在北京的工作经历,小白把祖父留在村里的传统白族院落收拾出来作为创业基地,取名“蓝续”,即把扎染蓝延续下去的意思。
扎染是一种传统手工染色技术——染色时把织物某些部分用针线或其他工具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分为扎和染两个步骤,所以称为扎染。蓝续成立后,小白有意识地抓紧收集整理扎染传统图案,她清楚现代人的审美和商业市场的瞬息万变,她需要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首先从染料入手,把染料从板蓝根延展到30多种植物;扎染图案也需要变,从传统图案到提取传统图案的元素,再生成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新花样;有了新的颜色、图案,再把它们组合生成各种产品,围巾系列、服装系列、家居系列等,让扎染点缀日常生活。通过不断学习和创新,蓝续把古法扎染制作技艺与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生产出适应当下的产品。
小白在学习的同时,也在不断研习创作,向更多人展示扎染的原初价值。她创作的《洱海蓝》《苍山雪》《洱海月》《雪融》《雀之灵》等作品在多项工艺美术设计大赛中获奖。其中,作品《苍山雪》和《洱海月》被云南省博物馆选中并前往浙江省博物馆展出;《洱海月》和《雀之灵》作品入选2019年英国伦敦世界华商大会嘉宾伴手礼。她也因为专业方面的研习和进步,被评为工艺美术师。
小白不断创新扎染深度体验模式,同时提高服务和产品质量,蓝续从1家店开到了5家店,春节等节假日生意火爆的时候,客人上门都需要预约排队。小白总结出一条生存之道:“蓝续一定要有利润,因为要让手艺人更体面地生活,但也一定不要利润最大化,因为不能忘了我们守护传统文化的初心。”人才匮乏曾经是制约发展的一道坎。现在蓝续人才队伍已经稳定下来,12位全职员工和22位兼职员工都是本地人。小白最得意的是员工大多为年轻人,“只有年轻人愿意学习扎染,这门手艺才能很好地传承下去。”蓝续给员工也带来巨大改变。一位90后小姑娘,刚来的时候不会扎染,不善言辞,现在不仅爱上了扎染,还成为独当一面的店长。
除经营之外,蓝续成立了社区学堂,组织公益活动,为乡亲们提供一方了解、接触和学习传统文化的平台。在小白的带领下,14位妇女成为了优秀的课程老师,有80位妇女积极参与到扎花组、车篷组和刺绣组工作中,先后开展了“爱心进社区”“传统节日分享”等超过60次的公益活动。创业的成功,让小白找到了自己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也体会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大有可为。她又开始在喜洲着手“薄技在”项目,以文创产品带动和推出手艺新人,以包容、合作理念拓展未来民族文化和手艺的发展空间。
杨亚辉——继承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
杨亚辉,大理海东人,1987年11月出生,剪纸技艺州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她的剪纸、刺绣作品多次获国家级、省级、州市级奖项,曾受邀参与中央电视台12频道《道德与法》栏目专访,并多次举办个人作品展,开办剪纸兴趣班、白族刺绣培训班。
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一代逐渐远离剪纸、刺绣,传承千年的手工剪纸和刺绣面临失传的危险。杨亚辉的母亲杨慧英是白族刺绣剪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杨亚辉从小受到母亲的教育和熏陶,读小学时就能剪出一些简单的花样;高考时她选择了离家最近的大理学院视觉传媒专业,目的就是希望读书的同时,经常得到母亲的指导,将白族剪纸和刺绣发扬光大;大一时杨亚辉就在大理学院艺术馆举办了个人作品展,展出了50余件剪纸和刺绣作品,在民间艺术创作道路上跨出了重要的一步;2010年1月,她以助教身份参加了云南艺术学院“非遗传承人进校园”活动;大学毕业后她从事广告设计工作,在很多创作中巧妙地将剪纸元素融入进去;2016年1月,她报送的“大理海东白族新娘回门装”入选“云南民族服饰展演”。
杨亚辉在成都工作很长时间,2017年放弃广告公司工作,回乡跟随母亲从事传统剪纸,创办了“云剪忆绣”工作室。她说:“我们不愿这些传承千百年的手艺失传,不愿大家的生活少了手工的温情,不愿未来的精品只存在博物馆中。”因此,杨亚辉立志通过现代商业运行手段,将白族剪纸推向更广阔的市场。之前,杨亚辉家跟一家培训公司合作开展政府的一个扶贫项目,政府希望农村妇女有一技之长,因此,杨亚辉她们就到农村教妇女绣花,在教农村妇女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杨亚辉有耐心,她将专业化的名词舍弃掉,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言传身教。
机缘巧合,杨亚辉认识的一位重庆朋友有自己的高端定制服装店。聊天时知道杨亚辉会做刺绣,当时他有一个店开业,就问,“你可不可以给我做一副刺绣,挂在店里面,有人买的话,就卖掉;没人买当装饰也不错。”她觉得这个主意很好,给他做了几幅刺绣。随后工作的方向开始明确,杨亚辉把剪纸做成更精致的图案,比如把一幅画剪出来,变成现代装饰中的元素来展现等,她还做了很多布艺包,将刺绣装点在包上……杨亚辉认为,非遗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代从事这些技艺、表演的传承人在继承中又会将自己的体会、经验融入其中,创作的作品也不可能不留下时代的印记和元素。
杨亚辉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经常去很多学校上课,比如东门完小、下关四小、大理大学等,同时频繁地参加相关的非遗手艺人培训活动,是大理州政协委员、大理市青联委员、大理市消防宣传大使、“白州技能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百村行”大理市专家服务团成员,拥有良好的公众形象及群众基础,是一名积极传递正能量的青年非遗传承人。
“00后”绣郎施达——大理唯一的00后非遗传承人
施达,鹤庆县金墩乡邑头村人,2000年9月出生,白族服饰(鹤庆甸南白族刺绣)县级代表性传承人。鹤庆甸南一带,刺绣一直流传于妇女之间,甸南刺绣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便是雍容华贵、端庄大方的新娘装。鹤庆甸南白族刺绣有一位特殊的传承人——“00后”绣郎施达。
施达的白族刺绣启蒙于奶奶。在甸南,妇女们大多都有刺绣的好手艺。从小施达就看着奶奶用一针一线绣出精美的绣花鞋、虎虎生威的老虎帽、小巧精致的衣领等,这些装点了施达的童年时光。13岁的施达看着又逐渐兴起的甸南刺绣新娘装,幼时种下的种子开始发芽。此时奶奶已经去世,没有了老师的施达翻出奶奶曾经绣过的衣领,开启了自学之路。为了学习传统的甸南刺绣,施达利用假期走访了鹤庆的很多村子,向各个村的老人请教过去的刺绣花样、配色和针法等。这一段自学之路并不容易。作为一门手艺,很多人并不愿意将自己的技巧、经验、鞋样、帽样等告诉别人,尽管多次碰钉子,但是施达从未有过退缩放弃的念头。靠着自己的不懈努力,施达的刺绣手艺逐日精进。
但在施达的家乡,学习刺绣的几乎都是女性,这样固有的观念给施达的学习之路带来很多否定和嘲讽的声音。施达试着主动去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和学习培训班,一本本荣誉证书逐渐改变了家人朋友对他学习刺绣的看法。2020年10月,施达成为鹤庆县白族服饰(鹤庆甸南白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传承人的称号让更多的人开始支持他学习刺绣,同时还有许多人主动上门来学习刺绣,施达更加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义务。
为了让年轻人愿意走近白族刺绣,施达开始在刺绣作品上花心思。看到汉服在年轻群体中流行,他就制作刺绣荷包、香囊、小镜子等用来搭配汉服,还制作了刺绣笔记本等新奇的刺绣作品来吸引年轻群体。之前还在学校里的时候,施达就成立了剪纸刺绣协会,教同学们学习刺绣和剪纸。在下关和鹤庆,施达也有不少学生,45岁的刘丽琼就是其中之一。施达说:“我觉得刺绣不仅仅是简单的一门手艺,更是一种民族文化。非遗传承人对我来说只是一个称号,不管有没有这个称号我都有责任把白族刺绣传承好,让更多人知晓白族刺绣,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非遗传承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推手。年轻的非遗传承人比上一辈更了解市场和消费者需求,懂得设计和产品创新,熟悉现代营销手段,能把现代设计和市场元素注入到非遗的改良和创新中。带着新思路、新想法的年轻人正在摸索出一条以非遗传承促进乡村振兴的路子,让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持久生命力。
文旅头条通讯员 李膺宇 文
部分受访者 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 洱源县文化和旅游局 大理广播电视台 大理融媒 图
责编 王楚云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