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历史
公元1227年
宁夏得名,始于西夏平定,元朝灭西夏后,改名“宁夏”,含有平定西夏、稳定西夏、西夏“安宁”之意。
灵武市水洞沟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掘出来的石器、骨器和用火痕迹表明,远在距今3万年前后,宁夏境内就有了人类活动,他们创造了旧石器晚期的“水洞沟文化”。
解放后,在宁夏境内陆续发现了较多的“细石器文化”、“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遗址。这些遗址表明,距今六七千年到三四千年前,宁夏南北的“居民”已由母系氏族社会进人父系氏族社会、开始从事畜牧业和农业生产,并与中原地区有了密切的联系。商、周时期,境内称为胡(北狄)、羌(西戎),后又称为鬼戎、猃狁(熏育、荤粥)的游牧部落活动。周宣王时,曾在“太原”(今固原一带)调查户口,表明当时不仅已有较多人口,而且有了行政管理体制。春秋战国时期,固原南部属秦,其余地区分别为义渠戎、朐衍戎等部族的聚居地。
公元前221年
秦兼并六国后,建立中央政权,宁夏属北地郡。西晋末年,匈奴人赫连勃勃于407—431年建立地方政权,自号夏,以统万城(今陕西靖边县境)为都城,宁夏属其管辖范围。唐朝分全国为十道,宁夏属关内道。唐王朝在灵州(今灵武市西南)设大都督府和朔方节度使。安史之乱期间,唐肃宗于756年在灵武登基。
公元1038年
党项族首领李元昊,以宁夏为中心,建立大夏国,国号大夏(因其位于宋王朝西面,故史称西夏)。定都兴庆府(今银川市),国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抵大漠”,“方二万余里”,形成了和宋、辽、金政权三足鼎立的局面。
元朝灭西夏后,设宁夏府路,开始迁入回回人。明朝设宁夏卫,大批回回以“屯戍人户”的身份被安置在灵州、固原一带。清朝建宁夏府。乾隆年间,银川发生大地震,原址受损严重,乾隆帝拨下巨银用于重建家园,在城郊建新城,称新满城。乾隆以后,“宁夏至平凉千余里,尽悉回庄”,成为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
民国初年
设朔方道,1929年改为宁夏省,辖除固原以外的现有市、县及内蒙古自治区的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和磴口县。
1949年
9月23日,宁夏解放,仍沿用宁夏省原称,辖区范围与民国时相同。1954年,撤销宁夏省,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和磴口县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地区并入甘肃省。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辖原属甘肃省的银川专区、吴忠回族自治州、西海固回族自治州及泾源、隆德2县。1969年,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的5个公社并入宁夏。1979年,这些地区又划回内蒙古自治区。
近代宁夏1949年
9月宁夏解放,省制与县名未有变更。1954年9月,宁夏省撤销,将额济纳旗、阿拉善旗、磴口县划入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各市县划属甘肃省,设置银川专区、吴忠回族自治州、固原回族自治州。
1958年
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原银川专区所属银川市、贺兰县、永宁县、宁朔县、平罗县、惠农县、陶乐县,原吴忠回族自治州所属吴忠市、金积县、灵武县、中卫县、同心县、盐池县,原固原回族自治州所属西吉县、海原县、固原县,平凉专区所属隆德县、泾源回族自治县,划归宁夏回族自治区管辖。1969年7月至1979年7月,一度将内蒙古自治区所辖阿拉善左旗划归宁夏。1998年撤销银南地区设地级吴忠市,辖中卫县、中宁县、盐池县、同心县和新设利通区(原县级吴忠市),代管灵武市和青铜峡市。2002年撤销固原地区设地级固原市,辖海原县、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和新设原州区(原固原县);撤销银川市城区、新城区、郊区,设立银川市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将灵武市划归银川市管辖;撤销石嘴山市石炭井区,将其行政区域划归大武口区。
2003年
宁夏进行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一次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全自治区的乡镇由314个合并为188个,撤销了126个乡镇。
2004年
年初,根据国务院批准,宁夏回族自治区又进行了一次行政区划大调整,撤销中卫县,设立地级中卫市;撤销石嘴山市陶乐县、惠农县、石嘴山区,设立县级石嘴山市惠农区。自治区现辖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中卫5个地级市,青铜峡、灵武2个县级市,贺兰、永宁、平罗、中宁、盐池、同心、海原、西吉、隆德、泾源、彭阳11个县,大武口、惠农、兴庆、金凤、西夏、利通、原州和红寺堡开发区等9个县级区。
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分全国为36郡,今宁夏属北地郡,境内有乌氏县、朝那县、昫衍县和富平县。
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由北地郡分置安定郡后,两郡大部属凉州刺史部,一部属朔方刺史部。北地郡领昫衍县、富平县、灵洲县、灵武县、廉县和参卛县;安定郡辖高平县、乌氏县、朝那县、三水县、眗卷县等。
秦朝统一全国,派大军30万驱匈奴于“河南地”外,“发谪徙戍” ,遣发大批士卒和罪囚进入宁夏北部,戍边垦殖。秦末,楚汉相争,匈奴返回。西汉武帝即位后,国力殷实,三次出兵北伐匈奴,收复“河南地”,匈奴四五万人内附,被安置于北地、安定等缘边郡县并设属国都尉进行管理。汉武帝又“徙贫民于关以西,及充朔方南新秦中,七十余万口,衣食皆仰给县官”。东汉后期,社会动荡,客观上为北方民族内徙提供了条件。
隋唐时期隋代,地方行政设郡县二级。今宁夏分属平凉郡、灵武郡、盐川郡和安定郡。平凉郡辖今同心以南及固原地区,领平高、百泉2县;灵武郡辖今吴忠地区,领回乐、弘静、怀远、灵武、鸣沙、丰安6县;盐川郡辖今宁夏东部部分地区;安定郡辖今固原地区的少部分地区。
唐代,实行道、府、州、县地方行政建置。今宁夏属关内道之原州、灵州、盐州、会州4州。原州辖平高、百泉、义丰、萧关4县;灵州辖回乐、怀远、鸣沙、保静、灵武、温池6县。今盐池县大部分地区属盐州五原县、白池县,今泾源、海原部分地区属会州。唐代在今同心县置安乐州,后改为威州;在今平罗县置警州。
唐代前期,宁夏成为众多民族的聚居地区。突厥颉利可汗部属10万多人归附,被安置在幽州至灵州一线。贞观二十年(646年),“九姓铁勒”部回纥、拔野古、同罗、仆骨、多滥葛、思结、阿跌、契必、跌结、浑、斛薛11部各遣使朝贡,要求“归命天子,乞置汉官”。唐太宗诏令各部遣使至灵州相会,各部所遣使人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唐朝置6府7州安置这些游牧民族。其中皋兰州、鸡田州、鸡鹿州、燕然都督府即在灵州境内。唐太宗抱病赴灵州盛会,会见游牧民族诸部首领,“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被传为民族关系史上的千古佳话。咸亨三年(672年),唐朝将鲜卑吐谷浑部迁至灵州东南90公里处另置长乐州安置。永泰元年(765年),唐大将郭子仪将灵州一部分吐谷浑部徙至盐州等地居住。从长寿元年(692年)起,20万党项人内附唐朝,唐在灵州、夏州境内分别置朝、吴、浮等10州予以安置。“安史之乱”以后,党项人大举内迁,其在“银、夏以北,居川泽者,谓之平夏党项;在安、盐以南,居山谷者,谓之南山党项”。唐朝中后期,“昭武九姓人”即中亚地区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粟特人,移居灵州和原州。唐朝在灵州境内先后分置数十个羁縻府州,专门安置前来归附的各游牧民族部众。羁縻府州的设置,一是为了填补这一大片地带的空白,适应游牧民族游牧的需要;二是为了避免各民族迁入内地引起猜疑;三是完全依照各族原有的风俗习惯和统治结构,“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实际就是允许游牧民族实行民族自治。民族政策开明是唐朝边境比较安定,经济比较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
辽宋时期北宋咸平五年(1002年),原来聚居于陕北的党项族在首领李继迁的带领下向西扩展,攻占灵州。
1038年李元昊称帝,建立大夏政权,党项族成了宁夏地区的主体民族。1227年西夏灭亡后,党项族一部分返回祖辈的故乡四川甘孜和木雅地区等地,与藏族人融合或共处;另一部投元,主要是党项贵族,元朝视他们为“色目人”而予以重用;还有一部投金,或东迁;有相当一部分人仍居留西夏故地。
夏商周时期在夏、商、周奴隶制时期,这里就是北狄猃狁和西戎义渠等古老民族牧猎的家园。
商周时期,今宁夏全境属朔方地域。
战国时期战国时期,秦国在今固原设置义渠县、乌氏县,在今盐池县设置昫衍县。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首设北地郡,领乌氏、昫衍两县,是为宁夏地区有行政建置之始。
战国时期,匈奴驻牧于宁夏北部广大地区,华夏人即后来的汉族进入宁夏南部地区。
魏晋时期三国、魏晋十六国时期,今固原地区属魏国雍州安定郡,辖高平县、乌氏县、朝那县等;北部地区因战乱,郡县或迁或废。十六国时期,宁夏地区先后为前赵(匈奴)、后赵(羯)、前秦(氐)、后秦(羌)、夏(匈奴)五国所辖。前赵在今固原地区设朔州。灭前赵的后赵,辖今宁夏全境。前秦、后秦时,今固原地区属雍州陇东郡。夏国在今宁夏地区设高平城(今固原市)、薄骨律城(在今吴忠市)、饮汗城(今银川市)。南北朝时期,宁夏先后属于北魏、西魏和北周。北魏在今宁夏设置高平镇、薄骨律镇,辖今银川、吴忠、石嘴山等地。西魏在今宁夏设置原州、灵州,辖区分别相当今固原市和灵州辖区(与原薄骨律镇同)。北周,宁夏分属泾州、原州、灵州、盐州和会州。
魏晋时期,宁夏成为匈奴、羯、氐、羌、柔然、敕勒以及高车等民族部落驻牧、生产、融合的地区,所谓“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北魏多次迁徙敕勒、柔然降户到宁夏屯田,建胡地城。
五代十国时期五代时期,宁夏有灵、雄、警、盐4州,统属朔方节度使。
907年,朱温灭唐,建立后梁 。在以后50多年里中国出现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宁夏南部原州大部分、灵州一部分为吐蕃、党项等少数民族占据,建置不详。灵州大步地区五代各朝仍置灵州,后唐又置灵州都督府。其它地方属五代各朝灵、盐、警、雄、武等州、县,设置不详,多有保静镇、方渠镇和清边军、通远军、昌化军、威肃军之名出现。
金元时期元朝统一全国后,实行中书省和行中书省行政建置,行中书省下设路、府、州、县。今宁夏南部属陕西行中书省,设开城府,领广安州、开城县;宁夏北部属甘肃行中书省,行政建置多有变动,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设宁夏府路,为“宁夏”地名之始。宁夏府路领灵州、鸣沙州、应理州、中兴州和定州。
明清时期明代,在全国设南北两直隶和13个布政使司,下辖府、州、县。此外,在边境军事要地置军政合一的卫、所,从事屯防。宁夏为边防要塞,今固原地区及同心县属于陕西布政使司,辖固原州、平凉府,其余为实行卫、所制的陕西都指挥使司所辖,有宁夏卫、宁夏左屯卫、宁夏右屯卫、宁夏前卫、宁夏中屯卫、宁夏后卫、宁夏中卫7卫,另设灵州守御千户所、兴武营守御千户所、韦州群牧千户所3个千户所。明代还将长城沿线的战略要地划分为9个防区,分段防守,称为“九边”或“九镇”,其中今宁夏境内就有宁夏镇、固原镇2镇,固原还是延绥、甘肃、宁夏和固原四个边防重镇总指挥部--“三边总制”府所在地。
清代在地方设省,省下设府、直隶州、县(厅)。今同心县以南固原地区分属甘肃省平凉府所辖固原州(后升为直隶州)及化平川直隶厅,固原州辖海城县、平远县。宁夏北部地区属甘肃省宁夏府,辖宁夏县、宁朔县、中卫县、平罗县、灵州、宁灵厅以及后来增设的新渠、宝丰2县。
明朝初年,不断有大批回回人以归附“土达”的身份被安插到灵州及固原各地,形成了许多回族聚居点。清代,八旗军进驻宁夏,宁夏民族大家庭中增添了满族新成员。同时,伊斯兰教在长期的传播和演变中形成了不同的教派和门宦。回族人口增长较快,原来的回族聚居已形成村落,并且向农村扩散,所谓“宁夏(银川)至平凉尽系回庄”。一些地方回族人口相对集中,有“回七汉三”之说。同治年间,以金积堡为中心的宁夏回民反清斗争遭到清政府残酷镇压,回族人口锐减,幸存者被迁赶或安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