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京东拿下国电投大单,大厂“卷”到能源行业
随着双碳战略逐步落地,大厂们今年已经到了加速拿下能源标杆客户之时。
近日,阿里、京东分别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下称“国家电投”)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阿里将为国电投建设“三网融合”数字化底座,并且在农村新能源开发利用、数据中心、新零售、物流、办公园区等方面展开合作。
京东和国电投的合作则更偏向供应链和物流。双方将一起建设综合能源生态体系、数智化供应链等方面,包括县域综合能源、物资采购、智慧物流、能源供应、碳中和规划、产业生态等。
本次阿里、京东和国家电投的合作无疑是个重磅合作,背后来自国家电投近年开展的数字化和能源管理转型。
2020年9月,中国宣布“3060”双碳战略(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双碳战略最先涉及到的核心企业,大部分是石油、电力等高耗能行业,他们承担着减碳的重要任务。
国家电投是中国三大核电开发建设运营商之一,是中国唯一同时拥有水电、火电、核电、新能源等电力资产的综合能源央企。国家宣布双碳目标后,国家电投也宣布将在2023年实现国内的碳达峰。
国家电投的数字化转型正在快速落地。2021年3月,国家电投就推出了“天枢一号”综合智慧能源管控与服务平台,目的是为了推动能源网、政务网与社群网“三网融合”。
其综合智慧能源开发项目也已经覆盖230个县域,并启动了首批10个试点项目。6月16日,国家电投发布的一个3亿元数字化大单中,阿里和京东就共同中标,负责其智慧能源平台“天枢一号”、天枢云、电投云等项目。
从2021年起,互联网厂商积极投身于双碳浪潮中。他们相继发布碳中和报告、行动方案等,既表达自身减碳决心,更重要的是对外展示技术实力,希望在各行各业找到新业务机遇。
阿里巴巴就在2021年发布碳中和行动报告。《报告》提出,阿里将于2030年实现自身碳中和,实现上下游价值链的碳排放强度减半。并且,阿里还额外提出,在15年间带动生态减碳15亿吨。
到了今年,阿里、腾讯、京东等厂商都拿出能源相关的解决方案。今年2月,阿里云推出了“能耗宝”SaaS平台,帮助客户测量、分析及管理其商业活动及产品的碳排放,至今已服务超过2000家企业。
京东则凭借自己的物流、供应链等基础设施优势,在光伏、充电桩等领域探索颇多。京东已经宣布,要与合作伙伴建设全球屋顶光伏发电产能最大的生态体系。现在,京东自建的“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区、产业园区正在快速铺开光伏能源,预计2021年底光伏装机将达到200兆瓦,实现年发电量1.6亿度以上。
互联网厂商正在加速拿下能源标杆客户,打出影响力。前不久,腾讯智慧能源也宣布推出两款能源自研产品,今年他们已经拿下了国家电网、宝武钢铁、国家电投等大型能源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