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获得美国赞誉的璧山县城实际半小时逛完酒馆最多书价离谱
原标题:抗战时获得美国赞誉的璧山县城实际半小时逛完酒馆最多书价离谱
1944年5月2日,当时在美国销量达两百万册的《展望》杂志,以七页的篇幅刊登了15张重庆璧山县的民生照片,以展现当时这里士农工商、男女老幼的战时生活。并在照片说明中赞誉璧山县交通便利、文化发达,学校、医药、卫生、法庭及其他一切新设施,均在加速建立的情形。
在美国《展望》杂志的报道中特别强调,自七七全面抗战开始迄今,该县已征召适龄青年1.7万人入伍,现在仍旧有2万人正在训练当中,此外新兴的专业纺织工业,在璧山县也极为普通。民众无论老幼,均同时实行教育,为将来实现民主政治做准备。
在当时美国《展望》杂志的报道结论中强调,璧山县与美国建国初期的文化颇为类似,而今充满了新中国的精神。这种精神便是中国能坚持全面抗战七年之久,而使得中国日益强大的关键。
为什么当时的美国杂志会对璧山县给予这么高的评价呢?
因为抗战时期,在璧山有着众多的国民政府中央机关、军队和学校进驻这里,当时也是中国军队重要的驻扎和训练基地。在璧山还进行了多项社会实验,一时间吸引了新闻报道的目光。璧山还是当时全国主要的军服生产基地,因为当时璧山土布与璧山干酒都是早已经驰名的当地特产。璧山也因此从当时全国的乙等县被提升为了甲等县。
那么璧山的真实情况真的就如新闻媒体报道中的这么好吗?
在1944年11月18日《大公报》上的一篇名为《璧山:酒库布仓之城》的报道中,指出“璧山满山遍野的高粱,仍在为抗战贡献酒精,而在市井间嗒嗒的机抒声,却让花纱布局管制得微弱了。”
当时“璧山从北门进城,沿着大街……在这里最多的就是酒馆,其次是布店,那最少的,要算是书店了。”
“璧山的书店却太可怜了,仅有一家,一丈见方的房子里,摆着几十本新旧小说。璧山也有好几个学校,社教院、正则校、淑德女中,还有县立的师范中学等。读书的人也不见得少,其实书店也应该多有几家才像样。只是他们做书生意的人把书的加成加得太高了,有的竟加到重庆售价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璧山到重庆有的是特约校车,一车之便,来去的人又多,当然谁都愿意往重庆去买,冷落,这里的书店是最冷清的地方。”
同样在1945年1月24日《大公报》的《璧山寄语》中也充斥着抱怨:“在我们未到璧山以前,总以为它是一个繁华热闹的县城,到这里以后,大失所望。全城不需半点钟尽可以环游走遍,全城找不出一个较大的建筑物来。虽然有两家书店,这里面所有的只是一些征东、说唐之流的旧小说,就是有一两本新书也贵得要命。拍卖行很有几家,酒馆茶楼特别多。”
“城内有卫生院一所,我们进去粗粗的看过一次,设备也够应付。有小学两所,城郊有社会教育学院,恐怕要算是璧山的最高学府了。校内很清洁,同学们上课的情绪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