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燎原光耀武威
20世纪40年代末(省立第二师范)武威师范学校校门。
武威人民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部队(1949年)。(本文图片由中共武威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中心提供)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东 叶海 伏润之 苏家英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李维琴
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初步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沉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社会形势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然而,受国民党政府和地方封建势力长期残酷统治,位于河西走廊的武威地区经济凋敝、灾害频发、交通闭塞、文化落后,仍是死水一潭。武威广大人民群众,包括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对中国革命局势的发展变化却知之甚少。
最早的一批甘肃籍中国共产党党员根据党的指示,在甘肃大地上宣传马克思主义,为点燃革命烈火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甘肃籍早期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张一悟,在其入党前后,两度到武威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为武威地区带来了革命的新风。中国共产党武威组织从无到有,从苦难中诞生、在逆境中挺立,自此,万千有志之士,踏上救国救民的大道,革命的火种呈燎原之势,迅速染红武威大地。
1播撒革命火种传播马克思主义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领导中国人民开始新的革命里程。甘肃虽处西北内陆腹地,外出求学的一些有志青年亦能迅速接触、接受马克思主义,成为最早的一批甘肃籍中国共产党党员,根据党的指示,在甘肃大地上传播马克思主义。
这段红色记忆的首章,自此铺陈开来。
张一悟是甘肃榆中人,五四运动的直接参加者之一。1924年,张一悟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接受党组织分配给他的任务,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争取发展党员,筹建甘肃的党组织。也就是在这一年,他来到武威,被聘为省立第二师范(武威师范)教务主任兼国文、历史教员。
省立第二师范是在新文化运动背景下新创立的学校,校风比较开明,学生追求新文化、新思想的愿望比较强烈,这给张一悟传播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有利条件。
张一悟把宣传共产主义思想的《新青年》《向导》《湘江评论》《先驱》等书刊,以及鲁迅等进步作家的作品提供给学生阅读。同时,他利用讲授历史课、课堂讨论之际向学生讲述进步思想、宣传爱国主义,进行革命的启蒙教育,引导他们关心国家命运,关注革命形势。他还编写了《我之文学观》,向学生公开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俄国十月革命等,启发学生走革命的道路。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在武威大地上播下了第一粒共产主义思想的种子。
早期张一悟在武威的革命活动,将革命火种播撒在这块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为武威地区进一步开展党的活动奠定了一定基础。
1925年12月,在中共北方区委领导下,中共甘肃特别支部在兰州成立,成为甘肃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标志着甘肃革命斗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受兰州地区革命形势高涨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在武威地区得到进一步传播,共产党的主张也被更多人知晓,带动了社会的进步。
2创办报刊书店启发青年觉悟
时间推进至20世纪30年代,更多进步人士通过创办报刊、书店、读书会等,源源不断向武威民众宣传革命思想,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为在武威建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创造了基本条件。
1934年春,在宁夏做军运工作的共产党员赵子明,派进步青年尹有年到武威建立了《大公报》武威销售处,这成为党在武威开展工作的基点。同年底,中共宁夏特别支部派共产党员李德铭和进步青年张春申到武威开展群众工作、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
李德铭、尹有年、张春申商量,考虑到生活书店是当时全国的重要进步文化机构,多经销进步书刊,社会名气较大,决定在武威创办一个生活书店的分销店,以便于对外交流和工作。很快,一个生活书店分销店在武威街面上市开业了。分销店除代订代销《大公报》《申报》《益世报》外,还出售一些关于新文化、新思想方面的书刊,如鲁迅、茅盾、巴金、郑振铎、老舍等人的著作和邹韬奋的《萍踪寄语》《萍踪忆语》、高尔基的《母亲》等;刊物主要有邹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大众生活》《永生》等。
书店一开业,武威的一大批教师、青年学生、职员、徒工等很快成为这里的常客,他们逐渐对当时中国社会有了现实认识,开始了解、认可共产党改变旧社会、建立新社会的革命主张。
1935年初,书店人员考虑到许多进步青年已经有所觉悟、有所思考,做进一步的思想工作非常必要,决定成立一个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读书会,由张春申负责筹备。读书会很快就成立起来,名为“钦文读书会”。读书会开办《钦文月刊》,登载进步文章。随着读书会影响力的扩大,很快就拥有会员30多人,在武威一些学校校内外的地位日渐巩固。
书页轻翻,他们聚首、相识、熟知,浩浩汤汤一同走上了火热光明的革命道路。
3扩大抗日救亡宣传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卢沟桥炮火声起,全民族抗战爆发。1937年10月25日,中国共产党甘肃省工作委员会在兰州成立,自此,中共甘肃工委通过各种渠道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组织抗日团体、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同时有计划地发展党员,建立党的各级组织。
在甘肃的众多抗日救亡组织中,甘肃青年抗战团发展最快、活动范围最广、影响最大。在武威活动的中共党员李德铭的帮助指导下,陈裕源、段源、折炳耀等青年学子在武威分头联络、组织其他进步学生参加甘肃青年抗战团。1937年12月9日,甘肃青年抗战团武威分团成立,其下的歌咏队、话剧团、墙报组等轮番上阵,推动抗日热浪奔涌向前——
歌咏队在大街、广场上和军营里向群众、新兵演唱、教唱抗日歌曲;话剧团赶排了《放下你的鞭子》等著名抗战剧目,在武威街头巷口、田间地头演出;墙报组时时更新宣传栏板,将前方抗战形势和战情及时传送给民众;甘肃青年抗战团团刊《抗战周刊》,则是宣扬抗日救亡进步精神的重要阵地……
1938年2月,中共党员李德铭发展武威籍青年段源、刘大武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武威地区第一个党的组织,中共武威县支部正式宣告成立。一个月后,武威籍共产党员李振华受中共甘肃工委的指派回到武威,开始筹建中共武威临时县委。
1938年3月,中共武威临时县委成立,发展党员,开展党的抗战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武威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如火如荼开展起来。
中共武威临时县委以延安编发的《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论持久战》等油印小册子为基本教材,教育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纲领、组织原则和纪律等。
为将点点星火聚拢到一起,中共武威临时县委组织甘肃青年抗战团武威分团团员和一些学校师生,借读报、演讲、演出、游行等方式进城入乡扛起抗日宣传大旗。另外,武威党组织选派一批武威籍青年奔赴延安深造求学,帮助进步青年愈加进步,培养出许多八路军和党政工作的人才。
4一夜春风至星火已燎原
1939年,革命队伍遭遇了寒冬,斗争形势日益险恶,抗日活动遭遇妨碍阻挠,进步报刊被扼住发声的咽喉。武威国民党当局亦是顺应反共政策,开始想方设法熄灭武威地区的抗日火焰。
1940年6月,中共甘肃工委遭到敌人破坏。李德铭、李振华等不少共产党人,以及当地的进步教师等,相继在武威被捕入狱,饱受牢狱之苦却坚贞不屈……
1941年,根据甘肃党组织“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再结合一些党员已离开武威到延安或抗日前线工作的形势,中共武威临时县委暂停了抗日活动。
中共武威临时县委从成立到结束,前后两年之久,和千万群众一道,推动了武威地区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全民族抗战胜利后,中国革命进入了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7月,中共皋榆工委领导下的中共武威支部在武威县重新建立。1949年5月,中共河西临时支部在兰州建立,7月,中共民勤支部在兰州建立。武威党组织建立后,领导了武威地区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
1949年,中共皋榆工委派西北师范学院、兰州大学的武威籍学生赵敦生、周天年等,前往武威开展工作。
赵敦生回到武威的第一件事,就是考察、发展了几名党员,组建起“队伍”。他们商议决定,将青云中学、秦光小学、武师附小作为今后开展活动的据点,并联合武师附小和一些中小学学生开展起秘密活动。部分党员去往永昌县的水源、朱王堡等地,开始着手民运工作,建立地方武装。
武威的进步人士,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当地党的力量日益壮大。1949年7月11日,中共武威支部重新建立,至7月中旬,武威已发展党员30多名,直至武威解放共发展党员50多名,成立1个党支部,9个党小组,成为领导武威人民迎接解放的中坚力量。
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河西走廊,武威人民积极参与支前,迎接解放。在解放军的快速进军中,永登、古浪、武威、民勤等县相继解放,新组建的武威分区党委和武威专员公署随即进入武威,并开展了建党建政工作。武威人民在解放的礼炮声中,迎来新中国的诞生,开始了建设武威的新里程。
岁月峥嵘,初心如磐。那历经磨难而愈挫愈勇、饱尝血雨腥风而信仰更坚的红色精神,永远留存在这片革命热土,代代传递、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