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现代农业发展论坛在贵阳举办 9位院士作主题报告
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新华网贵阳12月25日电(黄勇)第三届现代农业发展论坛12月23日在贵阳举行。论坛由贵州大学与《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主办,以“发展新质生产力,筑牢粮食安全基石”为主题,围绕肥料减施增效与高质量发展、节水科技服务现代农业、绿色农药创新发展、人工智能与智慧农业、土壤健康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等专题进行主题报告与深入探讨,来自农业领域的9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与国内外近150家涉农企业的代表参会。
本次论坛得到贵州省人民政府、贵阳市人民政府、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等单位的指导。贵州省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罗强,贵阳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贵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宏,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9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主题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柏连阳围绕“水稻单产提升的技术措施”,建议水稻单产提升从五方面入手:大力推广应用水稻优良品种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加强病虫害绿色防治;优化品种布局,加快主导品种推广;加快轻简化高产稳产稻作技术集成,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种植;全力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促进高产技术的普及。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福锁围绕“创新科技,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认为农业全产业链涉及育种、栽培、养殖、加工等多个环节,单一技术难以解决全产业链绿色发展难题。未来的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是实现育种潜力提升、土壤生产力提升、生产管理提升的“三位一体”,必须工农结合、多学科交叉、多主体融合。
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周卫围绕“肥料产业发展趋势与展望”,指出化肥减施增效已成为全球性重大科学命题。未来,肥料研发要以农业生产需求为导向,合理开发利用磷钾资源,加快新型肥料绿色增效技术创新,关注有机肥安全科学利用,开展智能化推荐施肥技术攻关,持续深入推进水肥一体化技术。
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围绕“建设智慧农业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认为我国农业将向五方面发力,即加强AI农业研究应用;统筹推进智慧农业与数字乡村建设;大力发展丘陵山区机械化;构建农产品智慧供应链;大力发展农业数字创意产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康振生围绕“作物病虫害防控与国家粮食安全”,指出要积极推进智慧植保,构建基于植物免疫诱抗、传感器、系统学和生态学理念的绿色综合防控技术新体系,强化植物免疫、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生态调控、绿色农药研发等前沿问题研究,提高植保工作的精准性、时效性和科学性。
中国科学院院士、云南大学教授张克勤围绕“机会微生物与线虫防治”,表示植物寄生线虫危害严重,随着高毒高残化学杀线虫剂被限用或禁用,线虫防治成为世界性难题,研究绿色安全的病原线虫生物防控策略是国家重大需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围绕“智慧农业的探索与实践”,指出智慧农业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将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有效缓解农村劳动力短缺的矛盾。实现智慧农业,需具备数字化感知、智能化决策、精准化作业、智慧化管理等多方面关键技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西农业大学教授徐明岗围绕“土壤健康及酸化盐化土壤改良利用的生物技术”,指出土壤健康是土壤质量和生态的统一体。在土壤健康评价中,微生物指标占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合成菌群在土壤学科将大有可为,其优势在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比单一菌株更高效、稳定,简单明确、可控性高。
据介绍,现代农业发展论坛自2021年举办以来,论坛规模持续扩大、专家规格不断提升,论坛影响力与行业引领力显著增强。作为主办方之一的贵州大学,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贵州省和全国农药行业唯一一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已实现了国家A类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世界一流建设学科、“一带一路”国际重点实验室等贵州省多个重要科教指标零的突破,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贵州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宋宝安在致辞中说,贵州大学和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将以本次论坛合作为契机,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区域经济及行业发展重大需求,充分发挥绿色农药在国家战略中的引领示范作用,特别是强化与本次参会院士、企业在绿色农药创新、绿色植保、植保大数据等方面的合作创新,为农业现代化发展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