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以“组合拳”筑牢生态保护之基
以“组合拳”筑牢生态保护之基
碧水蓝天共一色,青山绿水画中画。森林面积居全国第二的云南,城市空气质量连续7年居全国前列,2023年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21.8微克,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30%,抚仙湖、泸沽湖水质保持在Ⅰ类,蓝天白云、空气清新、山清水秀成为云南最鲜明的标签,美丽云南画卷徐徐展开。
“十四五”时期是云南省谱写美丽云南建设新篇章、努力争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固本强基的关键5年,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5年。
随着污染防治攻坚的不断深入推进,触及的矛盾问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新时代新征程上,云南省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以更高标准谋划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方位健全保障体系,统筹各方资源力量,打好政策协同、责任落实、法治保障、市场服务、科技支撑、考评督察、宣传教育“组合拳”,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好祖国西南的美丽家园。
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完善治理体系。云南省通过建立健全覆盖全域全类型、统一衔接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保护、开发、利用、修复“一张蓝图”,完善多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制度,营造大山大水生态空间、高原特色农业空间、集约高效城镇空间、多彩云南魅力空间。依托国土空间规划,充分发挥“数字云南”作用,按照“三屏两带六廊多点”的生态安全格局以及滇中崛起、沿边开放、滇东北开发、滇西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同时,不断健全分类科学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体系,健全生态文明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形成可持续治理体系。一系列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为美丽云南保驾护航。
云南省各地积极探索优化治理路径,合力织密生态治理安全网。聚焦蓝天保卫战,保山市以城市建成区及周边为重点,狠抓“五源”治理,2024年1月至5月,保山市空气质量持续保持优良,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9.9%、细颗粒物浓度为每立方米22微克;经过多年持续不断推进水资源管控、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楚雄市龙川江西观桥断面水质已稳定保持在Ⅲ类,这个曾经被列为长江保护修复重点整治的劣V类国控断面,如今已重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景象,成为楚雄市民休闲健身的打卡地。
今年6月3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缅中友好协会等在瑞丽市举办六五环境日中国瑞丽—缅甸木姐交流互鉴系列活动。中缅有关人员召开座谈会,就中缅边境地区中国瑞丽—缅甸木姐生态环境治理工作进行磋商。双方在积极推进政府和民间建立环保工作联系机制,推动建设更加紧密的中缅命运共同体方面探索更多工作路径,向世界传递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7月29日,在生态环境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土壤生态环境司介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时提到,各地积极探索出很多务实、管用、符合当地实际的经验做法,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组织乡村成立自建委员会,“政府出料、群众出工”,既能满足农民意愿、突出农户特色,又能节约成本,还能保障建设质量,一举多得。
……
经过不懈努力,覆盖各重点区域、各类资源、各环境要素的生态治理体系基本建立并不断完善,生态治理路径探索成型并不断优化,让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成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重要内涵,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记者 王丹 胡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