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载守正创新,“政青春”书彩华章
——西北政法大学红色法治育人青年侧记
(西部门户网讯 通讯员 西北政法大学 王一栋)回溯西北政法大学八十五年的办学史,就像是回溯一条奔涌不息的大河。以陕北公学为源头,以“政治坚定、实事求是、勇于创新、艰苦奋斗”塑形铸魂,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初心使命。政法是一条河,传承着使命与荣光,涤荡着青春与梦想,政法是一条河,而我们作为西法大青年,也如涓涓细流,以奋斗姿态奔涌向前。
开展红色法治主题教育,党史校史融入青年血脉
西北政法大学是一所具有红色血脉的高等学府,是一所自建校以来就与民族同呼吸、与国家共命运的红色大学。学校前身是1937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陕北公学,历经延安大学、西北人民革命大学、西北政法干部学校、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等时期,到今日的西北政法大学,已走过了八十五个春秋。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一座座红色办学旧址,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史上不可磨灭的红色印记。
在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中,西北政法大学充分利用校史馆、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旧址等具有鲜明红色法治特征的教育场景,党委、团委负责老师带领新生走进红色校史,讲述红色校史,将红色信仰与法治信念,注入到每一位青年学子心中。学校积极开展法治文化活动季、百名团干部讲党史故事、学生普法活动、校史讲解大赛、红色法治研学、红色法治三下乡活动、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教育寻根之旅、红色法治主题辩论赛、“永远跟党走”系列演出暨书法作品展等活动,将红色法治主题教育活动从学生的课堂学习延伸到日常生活与兴趣爱好的各个方面,将“严谨,求实,文明,公正”的校训镌刻在每个青年学生的心中。
学校积极创建红色法治教育示范高校,多年来,组织各院级党委、团委带领青年学子开展红色法治研习与红色普法教育活动近千场次,引导、鼓励学生创作红色法治文化主题艺术作品荣获各类国家级、省市级艺术奖项。其中,红色普法教育活动作为学校特色品牌,青年学生们通过暑期大学生三下乡、暑期法院实习、社区普法宣传等形式,开展了内容丰富、深入基层的红色普法宣传活动,引发媒体广泛关注。校党委入选全省高校党建“示范高校”,7个基层党组织进入国家、省级高校党建“双创”行列。校党委书记孙国华指出,要守住学校红色根脉,传承红色基因,用好党史和校史中的红色文化资源,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红色文化育人模范大学创建工作。
怀揣法治信仰平民情怀,志愿服务绽放青春风采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今天的终南山下,渭河之畔,一批批参与西部计划志愿服务的西法大青年,做出了这样的一个选择。“到陕北去,到延安去”在历史的长河中,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峥嵘的光辉史册上,这样的一声号召,无数的革命先驱奔赴延河之畔,在宝塔山下为革命事业而共同奋斗。
赓续红色血脉,不负伟大时代。在毕业典礼结束之际,冯婷婷同学看着手机上显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额敏县地图,望了望隐去的落日,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心怀家国,行胜于言。”和她同行的,还有即将去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洛浦县的程文萱。援疆援藏,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一代人的事,而是像他们这样的一代代有理想、敢担当、能作为的“毕业逆行人”。心怀国之大者,勇担当敢作为,家国所系,我之所行,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陕公精神”“延安精神”之于西法大学子历久弥新、行之愈坚。传承延安精神,不负青春韶华,建校八十五年以来,西北政法大学培养了十八万余万名扎根祖国基层、投身于法治中国、法治社会建设伟大事业的高素质人才。“到西部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回眸百年中国共产党党史,变的是文字的内容,不变的是一代代中国青年的赤子之心。
在疫情面前,西法大青年志愿者敢作为、能作为。退伍大学生梁华杰、门子琦、梁文凯等二十九名同学,在西安地区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毅然决然挺身而出,请战书上按下的不只是二十九个鲜红的手印,更是他们退伍不褪色、热血展忠诚的青春写照。中国国防报2022年1月6日头版“热血报国有我、青春中国有我”刊载了他们的个人事迹。今天,西法大的青年志愿者们,以他们为榜样,在校园核酸检测、就餐引导、快递分拣、外卖分区等各个角落,用辛勤的付出为校园师生带来了疫情中的温暖。
三十八年,从一个新生儿到不惑之岁,一个这样的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会经历些什么?西北政法大学学生法律服务中心社团给了我们一个回答,以尘埃之微补益山海,以萤烛末光增辉日月。成立三十八年以来,中心接待当事人超过十万人次,代理案件近五千次。青年学生们拿起法律的武器,为无数因为没有法律知识、经济条件较差而无法维护个人权益的当事人们,捍卫着属于他们的合法权益。逐步成长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运作最规范的大学生法律志愿服务公益组织,荣获全国百强学生社团、陕西省最佳志愿服务组织、以“以我所学,服务社会”为号角,吹响了一曲西法大青年的“法治信仰,平民情怀”之歌。
站稳红色法治文化阵地,青年学子探索无限可能
在“法治信仰,中国立场”的精神指导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声声号召中,西法大青年学子在创新探索的舞台上也展现着属于自己的青春风采。
多年以来,我校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宣传教育活动,以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为抓手,引导、支持我校青年学子投身创新创业热潮,自主开展“海普睿诚杯”法治文化创新创业大赛、创客实验班等活动,为青年学子成长成才提供更多可能。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红色专项等领域,我校涌现出了一大批能自觉将红色法治融入创新创业项目、以创新创业推进红色法治宣传的学生团队。其中,刘德琳同学与高昊同学的团队,使我校在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国家级奖项零的突破,刘德琳同学还入选了福布斯三十岁以下榜单、胡润百富创业领袖等。
青春政法,红色领航,法治铸魂,执笔抒怀。在红色法治文化创作方面,我校大学生原创红色话剧《庄严的审判》《汉吏张汤》,获得陕西省高校法治文化节“五个一”作品奖。其中,《庄严的审判》以“黄克功案”为创作背景,还原了发生在革命圣地的红色法治典型案例,师生团队曾赴延安开展公演,相关活动被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等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宣传效益;我校杨天婉、凌芝、刘娜、范思琦等同学,在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省教育工委、共青团陕西省委主办的陕西高校大学生书写党史故事大赛中取得佳绩,我校获得优秀组织奖;王一栋同学献礼建党百年红色长诗刊登于《民主协商报》等,共同构建了一副青年学子赓续红色基因,不负青春韶华的西法大画卷。
弦歌八五载,天平“政青春”。我校学生团队蝉联理律杯全国高校模拟法庭竞赛冠军、获得中国WTO模拟法庭竞赛季军、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高校模拟集体协商一等奖,第六届学宪法讲宪法大赛全国二等奖,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艺术表演类甲组二等奖等,在各个舞台展现着西法大青年风采;我校任晨隆同学入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巴桑次仁入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任晨隆、郭兴鹏、赵薇、范子豪等同学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刘德琳、俞皓庚入选陕西好青年,殷晨、王彤乐获得陕西省青年文学奖提名奖,武晨入选中国大学生在线年度优秀校园媒体人、武嘉曦等同学获得“中国电信奖学金”,王一栋入选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首批百人计划等,在各个领域取得了西法大青年突破。
“同学们是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生力军,是祖国寄予厚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胸怀家国,做有志气的青年;要坚韧不拔,做有骨气的青年;要笃学善思,做有底气的青年。”校党委书记孙国华说。
思源致远,如日方升。回望西北政法大学八十五年办学历史,就是回望一部中国高等教育的红色传承史,就是回望一部中国政法教育与党同心、与国同行的人才培养史,就是站在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向着推动高水平政法大学建设不断迈进,向着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强国不断迈进。
作者简介:
王一栋,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生,陕西省文化传播协会青工委主任,西安市传统文化研究会学委会主席,入选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首批百人计划。